“一個地方領導下基層,往往大半年或一年報道過一次之後就沒有下文,其實這類行為常態化,公眾慢慢也能接受。在這個過程中,信息公開非常重要。可以盡可能地將領導幹部的日常工作行為予以公示,特別是形成規範化、日常化的信息公開,這將有助於官員和公眾的溝通。”
  ——武漢大學信管學院教授沈陽
  近期以來,官員下基層勞動或體驗屢遭社會輿論質疑。近日,武漢大學信管學院教授沈陽表示,化解社會輿論的習慣性質疑,關鍵是官員下基層要常態化。
  “職業化不僅意味著法律適用具有很強的技術性,而且意味著法官、檢察官只服從法律。不要以為只服從法律的判決只有法律效果沒有社會效果。即使按照法律規定作出判決,看上去可能有‘不太好’的具體效果,但我們會發現,它會有另外一個很好的效果,那就是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們只能依法辦事,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如果法律確實存在缺陷,那麼我們只能去修改法律。”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明楷
  近日,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明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強調法律的權威性,實際上具有非常好的社會效果。只有通過法律的制定與適用,讓每個人都知道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這個社會才會有秩序。
  (原標題:聲音·法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coewqgxuwvy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