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同心”思想 打造“同心”品牌
  ——我省統一戰線“同心·示範點”建設紀實
  秋日走進玉溪市華寧縣華溪社區,800畝連片的柑橘林鬱郁蔥蔥,枝頭掛滿果實,一片豐收景象。一大早,蚱蚌小組的梅志福就來到自家承包的果林里忙碌起來。談到今年的收成,他欣喜地說:“九三學社雲南省委組織的專家帶來了栽培、管理技術,讓果子長得更好了,現在又準備幫助村裡成立專業協會,銷路也不愁了,今年的收入差不了。”
  幫助群眾增收,這隻是我省統一戰線幫扶華寧縣的一個方面。自2011年10月我省統一戰線“同心·示範點建設工程”在華寧縣啟動以來,各民主黨派省委、省工商聯、雲南中華職教社與華寧縣各鄉鎮結對共建,通過智力幫扶、技術幫扶、物資幫扶、資金幫扶、項目幫扶,各展所長,踐行“同心”思想,助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幫助各族群眾拓寬致富路,早圓小康夢。
  打造“同心”品牌
  2011年10月20日,華寧縣城泉鄉文化廣場,我省統一戰線“同心·示範點建設工程”啟動儀式在這裡舉行。儀式剛開始就吸引了當地群眾,“要在縣裡蓋樓?”、“咯是要給我們捐款?”……看著“統一戰線”、“同心”、“示範”這些陌生詞,群眾紛紛猜測。
  自黨中央提出我國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要同中國共產黨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標上同心同向、行動上同心同行”的“同心”思想後,中央統戰部對統一戰線貫徹“同心”思想作出了部署。省委統戰部結合我省統一戰線實際,經與各民主黨派省委、省工商聯、雲南中華職教社協商,把玉溪市華寧縣確定為我省“同心”工程建設示範點,明確了示範點建設要增強“同心”意識,踐行“同心”思想,打造“同心”品牌,夯實“同心”基礎,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實踐活動的各項要求付諸實踐,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提高民主黨派自身建設和參政議政能力。
  3年來,各黨派、團體立足各自職能,發揮自身優勢,挖掘各種資源,各展所長、各盡其能,積極投身“示範點”建設,先後實施示範小鎮建設、整村推進、人畜飲水、教育衛生等方面的項目127個;積極履行參政議政職能,圍繞制約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難點問題開展調研,提出意見建議,供當地黨委、政府決策參考;累計投入培訓資金336.7萬元,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在當地圍繞醫療、衛生、教育、農技等方面開展培訓,培訓實用技術人員4500餘人;廣泛開展濟困解難送溫暖活動,受益群眾達7500餘人……
  隨著示範點建設的推進,“同心示範村”、“同心示範路”、“同心示範小學”等由點到面、由小到大逐步鋪開,示範點建設內涵日漸豐富,形成了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科技進步、保障改善民生的立體式發展,華寧縣各族群眾切身感受到了“同心工程”帶來的種種實惠。
  助推經濟發展
  2012年7月,省工商聯組織23家非公有制企業到盤溪鎮考察,與當地政府簽訂了多項合作協議。華寧縣醫院靜脈藥液配置中心建設、中藥材加工合作、“同心”示範廣場建設等一批項目相繼實施,為華寧縣縣域經濟發展註入了強勁動力。
  發展是第一要務,也是“同心工程”的第一要務。自“同心·示範點建設工程”實施以來,各黨派、團體急當地之所急、幫當地之所需,引進資金、項目、技術,改善基礎設施,助推全縣經濟發展。
  民革雲南省委牽線搭橋,促成了華寧縣與太平洋建設集團達成了華寧縣盤溪永平大橋、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兩條二級公路工程建設的合作簽約,協議合作工程的資金達36.24億元。
  致公黨雲南省委圍繞“美麗鄉村”建設、低碳綠色示範鄉鎮建設等,多次組織專家組前往華溪鎮實地調研,並積極聯繫省住建廳、省科技廳、省農業廳等有關部門,為華溪鎮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
  一次次的深入調研、建言獻策,為全縣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提供了有益參考;一個個項目的實施,加強了全縣的交通、水利、教育、文化、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有力推動了全縣經濟發展。
  “截至去年底,華寧縣完成縣內生產總值55.5億元,增長16%。全縣經濟的長足發展離不開‘同心·示範點建設工程’,離不開參與示範點建設的各黨派、團體的大力支持。相信隨著示範點建設的深入推進,華寧縣發展的步伐將越來越快。”華寧縣縣長黃雲鵾說。
  著力智力幫扶
  民族刺繡一直是華寧縣通紅甸鄉群眾的傳統特色技藝,但長期以來繡品多為自用,銷售不多,群眾增收不明顯。得知這一情況後,雲南中華職教社請省刺繡協會和有關專家專門對當地婦女進行刺繡培訓,把現代針法引入傳統的民族刺繡技藝之中,繡品的產量、質量都有了提高,增強了市場競爭力,群眾增加了收入,當地婦女參加刺繡培訓更加積極踴躍。
  發揮智力優勢,進行智力幫扶,是統一戰線服務社會的職責所系、優勢所在和“品牌”所依。在示範點建設過程中,各黨派團體適應新情況,積極探索智力幫扶的新辦法、新途徑、新載體,提升“同心工程”的智力“含金量”,增強“同心工程”的可持續性。
  台盟雲南省委針對華寧縣農業發展之急需,邀請臺灣農業專家和雲南農業大學老師到華寧縣為基層農科人員、脫貧致富帶頭人等開設“臺灣農產品營銷合作”、“臺灣休閑農業發展”等專題講座,既拓寬了當地幹部群眾發展農業的思路,也助推了雲台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民進雲南省委在協調爭取資金430萬元用於華寧縣寧州鎮普茶寨建設的同時,在當地組織開展技術培訓,邀請雲南農業大學園林園藝學院專家向農戶傳授種植和營銷知識。
  興農惠農技術入農家,幫助開發高附加值優質農產品,組織基層教師到城市學習先進教學經驗,提升鄉村醫生診療水平……3年來,各黨派、團體依托智力優勢,把智力幫扶做得有聲有色有實效。
  大力改善民生
  “過去,我們喝水用水,要跑到3公裡外的龍洞河水庫拉。如今全村67戶人家都用上了自來水。遇到乾旱,人畜飲水也有了保證。”通紅甸鄉長麥地村村民小組長李順華指著自家院里新架設的水管說。
  得知通紅甸鄉多個村寨群眾飲水存在困難,民建雲南省委籌資405萬餘元,幫助村寨建起抽水站、安裝管道,並作了防滲處理,解決了群眾的飲水問題。
  民生問題關乎穩定、關乎發展、關乎民心。參與示範點建設的各黨派、團體,都把促進民生改善作為頭等大事,想方設法籌集資金,為群眾多辦好事、實事。
  民盟雲南省委揚其所長,在華溪鎮突出教育幫扶,聯合民盟地方組織,幫助援建岔納小學師生宿舍樓,解決師生住宿困難。向暮車小學捐贈課桌椅,出資10萬元援建小學食堂,添置食堂設備,改善了學校的辦學條件。
  得知盤溪鎮村級衛生室非常簡陋,群眾看病難,農工黨雲南省委四處奔走協調資金,並動員農工黨企業家黨員向盤溪鎮捐款,先後在當地建起6個標準化村衛生室,改善了該鎮村級衛生室的基本條件,緩解了群眾看病難。
  3年的探索、實踐、付出,解了民憂、暖了民心。“示範點建設解決了群眾的許多實際困難。如今,大家談起‘同心工程’,都說這是真正的民心工程。”李順華說。
  記者 季徵  (原標題:雲南省統一戰線“同心·示範點”建設紀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coewqgxuwvy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